9月25日,家住重庆潼南区太安镇三幢村的周路长第一次通过“渝快办”APP在线报送身边的风险隐患长沙股票配资,他也成为“渝快办—地灾管控”数字化应用上线后,首个通过线上渠道反映地灾隐患问题的群众。
周路长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道,“每逢暴雨天气,就有雨水冲到他家房屋后侧,担忧会有安全威胁。”得知可以在线反映问题后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他立即进行了在线填报。从定位地点,到上传照片,再到填写信息,全程不到5分钟,比打电话还快!
当天,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接报该村民报灾信息后,立即调度潼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赴现场核实处置。潼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接到现场核处任务后,立即与报灾人取得电话联系,并互加微信,获取具体位置,随后就近派出负责该片区的驻守地质工程师赴现场调查。
经现场核实,该群众反映情况系其屋后村道排水沟堵塞,致雨水蔓延至房屋后缘,房前屋后周边不存在地灾隐患。驻守地质工程师将调查情况与该群众做好详细解答,并与村社就处置措施进行具体沟通。整个过程,报灾人周路长对此次迅速反应和耐心解答表示感谢。
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,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,需要人人参与、个个尽责。为了调动起广大群众一起防灾的广泛力量,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市大数据局探索开发基于渝快办APP的“地灾管控”应用功能,基于该功能,群众发现安全隐患,可在线上报,后台将及时研判调度,确保线上反映问题,线下得到核实处置,推动尽可能将发现隐患、防范隐患做得更扎实。
上面的案例印证了通过应用一键报灾、实时跟踪的便民设计理念,也是全市地灾应用便民价值的首次探索。报灾人无论在山区发现山体裂缝,还是察觉城区地面沉降,只需打开“渝快办—地灾管控”轻轻一点,就能成为守护家园的“安全哨兵”。
这款应用的高效响应,源于重庆在地灾防治领域的数字化积淀,依托全市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的不断完善,后台打通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、三级治理中心等多部门数据通道,能自动精准定位隐患坐标,让滑坡、崩塌等地质灾害“一图直达”,实现群众上报信息“秒级流转”,相关责任单位可立即启动响应核查,并形成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”的可视化高效闭环管理。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,该数字化应用秉承“行业内外一体化”设计理念,将地灾防治工作与全民参与有机结合,正成为全民防灾的重要纽带,真正打通地灾防范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长沙股票配资
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